??? 重陽節(jié)是老年人的節(jié)日,可作為鄉(xiāng)下人的母親和從不知道浪漫的父親,根本記不得抑或是不知道還有如此的節(jié)日。
??? 其實,“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的,從窮鄉(xiāng)僻壤走出來的父母,思想中離那些東西太遠,就像家鄉(xiāng)的土地,淳厚、默然、實在、負重才是他們的根本,淡然、寧靜、祥和、平實的日子才是他們的必然。父母年歲高了之后,我們做兒女的就勸說他們過生日吧,父母表示不同意。我們說過生日就算為了兒女們行嗎?我們兄弟姊妹7個,天南地北平常相聚不易,借個題目團聚團聚,也是一樁美事。但,終究沒拗過老人。
??? 我的父母是很平常的那種人。但平常人也有不平常的特點,我父母最大的特點:一不迷信鬼祟,家中歷來不燒香擺貢;二不給自己也不給兒女過生日。父母一生操持,沒有什么顯赫的“豐功偉績”,卻在苦難中拉扯三男四女七個孩子長大成人,這在那連飯都是半飽半饑的過去,是很難想象到的。
??? 我母親簡約,卻又大方。樂善好施是母親的美好品德。鄰里缺了什么東西,譬如說醬醋油鹽、針頭線腦,就喊孩子,說:“到前面你‘民娘’家拿去!”久之,“民娘”成了母親的名號,也作為了我們家的代稱。
??? 記憶里,父親很是吝嗇。小時候為討要一毛錢我跟他吵鬧,竟然換來了他的兩記耳光。在以后的五六年里,我一直深深怨恨著他,長長久久沒有消除這種怨結,一直到我考上學遠離故土的那一天。
??? 那也是個秋天,父親退休回家來了,我長大了,那年也接到了高考的錄取通知書。有一天,父親工作過的鎮(zhèn)上來了好些人,帶著大包小包的,小米呀、花生呀、紅棗呀、栗子呀什么的,到我家來看父親。中午喝酒,又說起往事,就有人說挨餓那年多虧父親接濟的那一小袋米糠,救了他一家人命哩,說著說著竟痛哭流涕起來,別人勸說了很久。就聽娘說:“甄大哥,不要這么說,人在外面誰能不幫誰哩,他爹那年得了肺結核不是多虧了你們那些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么,要不是你們,死在外面家里也不知道啊!”后來聽他們又說起我,紛紛向父母親道喜,說他們養(yǎng)育出來個爭氣的好兒子;又埋怨這樣的大好事為何不告訴一聲,接著爭先恐后解囊表示贊助,說著一些別嫌少什么的話……
??? 我坐在里屋里聽著他們這般說話,陡然好像長大了許多,似乎對我的父親有了新的、更深層次的認識,父親的形象,也逐漸在兒子的心目中,清晰高大起來。
??? ……
??? 九九重陽,今又重陽。
??? 如今我的父母已故去多年,我非常想念他們。在這重陽節(jié)之夜,掬一碗醇酒,拈一炷心香,遙祝天國的父親母親幸福安康。
李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