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加林
上世紀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鄉(xiāng)村,春種秋收冬藏,我再熟悉不過了。
到了收割季節(jié),社員們在生產(chǎn)隊隊長分工安排下,各負其責(zé),收割的收割,運輸?shù)倪\輸,打場的打場,曬糧食的曬糧食……
糧倉底座是用那種寬寬的土坯磚頭砌成的,上面鋪上厚厚的麥糠再鋪上兩層塑料布防潮,然后用折子一圈一圈把糧食圈在里面。折子,是用蘆葦稈加工編織而成,別小看小小的折子,它的肚量很大,再多的糧食它都能裝下。
生產(chǎn)隊里糧倉有專人看管專人負責(zé),負責(zé)圈糧食的通常都是年齡大的老人,圈糧食有經(jīng)驗,手持折子卷席就像畫跑道一樣一圈一圈把糧食圈在里面,一個糧倉通常有一個成人那么高左右。每年夏季收獲的新糧,全都盛在了糧倉里。
隨著改革開放土地實行承包責(zé)任制,農(nóng)民有了屬于自己使用的土地,更加精心培育莊稼,生活水平逐年提升。農(nóng)民從此也就有了自家的糧倉。我記得最初自家的糧倉是和屋內(nèi)的大床緊靠在一起的,那時的糧食不多,儲藏糧食是用泥土制作圓桶,隨著糧食產(chǎn)量不斷增加,糧食越來越多,就用折子圈糧食,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家的糧倉,糧倉通常都是和人同處一屋同睡一室。糧食產(chǎn)量年年增加,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對于經(jīng)歷貧窮年代里過來的父母,每天看著自己精心培育后的收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時,不能不說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充實和幸福。
收割后的麥子運到曬場上,再攤鋪在曬場上,根據(jù)麥穗熟透情況,父親再牽著牛套上牛鎖拉上碌磙進行打場(軋麥子,把麥穗里的麥子分離出來),天氣好的話,打下來的麥子二三天就曬干了。如果遇到雨天,還要把麥子堆放起來,蓋上塑料布。只有把糧食曬干后運到屋子里,農(nóng)人們的臉上才會綻出欣慰的笑容。
閑暇時,母親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好吃的,韭菜合、菜包子,包皮餅,包餃子或搟面條……家中的糧倉,也是季節(jié)變遷的最好說明。若糧倉里的糧食隨著時日漸漸地淺了許多,父母就會感慨地說:“溫飽得到了解決,就感覺日子過得太快了。”
兒時有一個情景至今仍存留在我的腦海里:父母親每次吃完飯后,總習(xí)慣把碗邊舔一遍。還有,若我吃餅時不小心把餅渣掉在了地上,每次,父親都會撿起來吃并教育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勤儉持家,舍不得浪費一滴水一粒糧食,我至今仍然保持著并教育我的女兒勤儉節(jié)約。
如今的農(nóng)村收種基本實現(xiàn)了機械化,收割機收割糧食歸倉秸稈粉碎還田,糧食收好后直接賣給收糧商家,家家戶戶再也不需要儲藏糧食了,吃的米面再也不需要用石磨或機器磨面了,到集市、超市隨意購買,過去家家戶戶的糧倉也隨之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