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原班團隊,推出了美食探索類紀錄片《風味人間》。關(guān)注美食背后的故事,每幀畫面都堪稱精彩,與外國餐飲碰撞火花,這部新作延續(xù)了該團隊一貫的匠心,讓觀眾在馳騁視覺之外,多了幾分舌尖上的思考?! ?br> 足跡地圖與美食地圖完全重合,排幾個小時隊在所不惜,甚至反復(fù)比對不同飯館的同一道菜并寫出攻略……人每天都在吃飯,但要做一個“吃貨”并不容易。在美食清談節(jié)目《風味實驗室》中,嘉賓們提到了這樣一種“吃貨”:他們有的是“小蒼蠅館”的愛好者,有的是“打卡”網(wǎng)紅店的??停麄円缘氐罏樽罡邩藴?,執(zhí)著于當?shù)匚锂a(chǎn)、當?shù)貜N師、當?shù)嘏胫?,似乎地道就是好吃的代名詞?! ?br> 事實上,真正地道的食物多是就地取材、古法炮制。那些靠山吃山的物產(chǎn)和特色工藝塑造了一地的口味偏好,卻不一定對得石上外地食客的脾胃。紀錄片里“生猛”的烤魚、炸蟲,食材、器羚材均取自山田林湖,雖原汁原味,卻未必是公認的美味珍饈。有些時候,當?shù)厝搜壑械牡氐朗澄锷踔脸闪耸晨脱矍暗暮诎盗侠怼_@些“地道美食”之所以能在朋友圈、小視頻上不斷“刷存在”,值得炫耀的未必是食物真正美味,也可能是對漫長的等待時間、高昂的經(jīng)濟成本的自我安慰?! ?br> 真正的“吃貨”,敢于直面南北大菜、各地小吃,不僅能把個中滋味說得頭頭是道,個人“食譜”也越來越寬。他們不斷與從小養(yǎng)成的口味磨合,和甜粽子、咸豆花等熟悉的味道搏斗。但這樣的“吃貨”只是“孤獨的美食家”,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在本地吃的是習(xí)慣,在外地嘗的不過是新鮮。有人說,“在地美食”是“在地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風味人間》中,漁民追捕旗魚的辛勞更襯托出海產(chǎn)的鮮美,自家磨制的青麥碾轉(zhuǎn)別有一番甜蜜。離開了具體的生活場景,離開了地域文化的浸潤,作為游客淺嘗輒止,很難領(lǐng)會地道的精粹?! ?br> 從農(nóng)業(yè)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從土里刨食到四處覓食,從果腹充饑到追求美味,“吃”的意義和形式不斷在改變。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地域飲食的交流也空前活躍,每一個城市都不只有一種味道,北京人愛吃川菜、廣東人喜歡傣味并不是新鮮事。但在這一過程當中,一成不變的“地道”難覓蹤跡,流失、創(chuàng)造、簡化和融合反倒是必然。麻辣小龍蝦、大盤雞等看似地道的美食,歷史不過數(shù)十年;而一道紅燒肉,在各地演化出上百種味道,到底誰更地道呢?在異地經(jīng)營的地道餐館的受眾較為局限,適度改良反倒備受外地人青睞。改良融合之中,嶄新的地道菜系或許正在誕生?! ?br> 獵奇式的品嘗注定不是生活的常態(tài)。因為地道,既要重視“地”的因素,更應(yīng)有“道”的追求。對于食客你我而言,最根本的“道”,是舌頭的偏好。有人喜歡撒把鹽現(xiàn)烤肉的豪爽,有人喜歡澆頭面“寬湯、重青,重澆要過橋”的精細,有人喜歡粗茶淡飯的簡單,好吃沒有一定之規(guī)?!拔餆o定味,適口者珍”,對了自己的胃口,才是真正地道的美食?!跏?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