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5单位征集“金融放贷”领域涉黑涉恶线索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张志宁通讯员赵静江树刚)6月8日,记者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推进全市“金融放贷”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和体育局、德州银保监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公布举报电话,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举报“金融放贷”领域涉黑涉恶线索。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受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融资机构、开展信用互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变相吸储、高利放贷、暴力催收;地方金融组织从业人员利用金融从业身份为非法“金融放贷”行为增信、宣传或提供便利;地方金融组织从业人员为“套路贷”“高利贷”等涉黑涉恶人员或组织提供业务支持和服务;网络借贷、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场所等领域非法“金融放贷”等线索。举报电话2288996。

市教育和体育局负责受理:校园贷涉黑涉恶线索。举报电话2324939。

德州银保监分局负责受理:银行保险机构高利放贷、暴力催收;银行保险机构从业人员内外勾结销售未按规定登记备案理财产品或有组织的保险诈骗;银行保险机构从业人员内外勾结套取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利用银行保险从业身份为非法“金融放贷”行为增信、宣传或提供便利;银行保险机构从业人员为“套路贷”“高利贷”等涉黑涉恶人员或组织提供业务支持和服务等线索。举报电话2269735。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受理:非法“金融放贷”广告线索。举报电话2322075。

市公安局负责受理:“金融放贷”领域涉及构成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抢劫、绑架等犯罪的违法犯罪线索。举报电话19805342110、19805346110。

在此向广大群众提示,要选择合规渠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信贷融资。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金融放贷”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时请提供具体事实及相关证明材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