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上,做到以人為本,建立長效機制。例如,2015年開學以來,學校規(guī)定上午7:40到校后的半小時為“晨讀時間”,全校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語文老師輔導。去年春天,他們對全校學生的朗讀情況逐個進行測試摸底,發(fā)現(xiàn)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之后,學校進一步把“朗讀”當做一門課程,規(guī)定:每篇新課文,語文老師必須讓學生首先靜心傾聽“范讀”,或老師或錄音,其次,要求每篇課文學生至少朗讀五遍,然后,保證這篇課文每個學生在晨讀或語文課上至少有一次展示朗讀的機會,他們一直這樣堅持著。
??? 另外,學校每周組織升旗儀式時,有一個“推薦經典詩文”環(huán)節(jié),具體做法:第一周由一位語文老師向全體學生推薦一首教科書以外的經典詩文,介紹詩文出處、作者、年代,講解詩文意思以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學生正確吟誦,要求學生本周利用課余時間全部能背誦,第二周另一位語文老師首先檢查第一周所推薦的詩文背誦情況,然后再推薦第二首。計劃每年推薦30首,學生在校六年,就有180首的積累。這是“量”的要求,因為只有量變到一定程度才能發(fā)生質變。這樣孩子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六年堅持下來,學生的朗讀能力一定會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學生會終生受益無窮。
??? 下午到校后的半個小時,星期一、三、五是數學速算專項練習時間,二、四是英語讀寫訓練時間,學校這樣做一方面是讓孩子把最基礎的東西掌握熟練、記憶牢固;另一方面,防止孩子到校后長時間追逐打鬧,既不安全,又渙散了紀律,容易形成壞習慣 。
??? 學校這些思考和辦法,就是想使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科學文化等都得到健康全面發(fā)展,打下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良好基礎,真正為這一方百姓子女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教育環(huán)境,為他們撐起一片夢想的藍天。
??? 齊河縣第五小學剛剛組建,她雖顯稚嫩卻有夢想,雖無榮耀的光環(huán)卻在潛心耕耘。相信不遠的將來,她會成為一只盛開的教育奇葩,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