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顯圣定慧寺(下)
再說龍王返回之后,好長時間內(nèi)茶飯不香,沉緬于觀賞朱棣書法及聽呂智壽講經(jīng)后所帶來的巨大震撼之中。想:人間有俗語叫人不學(xué)習(xí)就落后,由人及龍,應(yīng)是同理,倘不學(xué)習(xí),抱殘守缺,龍子龍孫將一代比一代愚昧,還有眾多海族,也將跟著日愚一日。思前想后,并反復(fù)咨詢近臣,最后下定決心,在龍宮與定慧寺之間開辟一條捷徑,以方便龍子龍孫去定慧寺聽講和觀賞,推動整個族眾與時俱進。
主意已定,龍王在龍宮例會上高調(diào)宣布這一決定,得到龍宮上下一致?lián)碜o。濟水巡守使近前獻計曰:大王只需派出族兵,在濟水河道之下開辟一條隧道,到達齊河后稍一拐彎,于定慧寺內(nèi)大雄寶殿后開一秘密出口,大功便可告成。龍長子閃身出列,躬身奏曰:父王容稟,孩兒倒有一法,不需動用族兵,即可大功告成,不知可否奏上。老龍王準奏,龍長子曰:憑孩兒一身鎧甲硬功,打通這區(qū)區(qū)幾百里隧道,只在旬日之間。請父王下旨,成就孩兒英名。老龍王早就有心歷練三個龍子,欲在他們之間確立太子。今見長子踴躍請纓,正中下懷,細細權(quán)衡利弊,又和近臣竊議一番,即下旨封龍長子為四瀆總監(jiān)兼(東)海齊(河)通道執(zhí)行使,著濟水巡守使伴龍長子前去執(zhí)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龍長子與濟水巡守使接旨謝恩,相伴出宮去了。
龍長子出得宮來,未作停留,興風作浪,直奔渤海灣而去,濟水巡守使一路緊緊追趕。到得大清河口,龍長子就要動手,濟水巡守使趕上,一把拉住,勸其未忙,先會議會議。用現(xiàn)代話的意思就是濟水巡守使建議龍長子先到他的衙門,召集有關(guān)方面開會研究,寧肯把困難想得多些、全些,制定完備的實施計劃,開個誓師大會,喝場鼓勁酒,再動手不遲。龍長子微哂,曰:先前龍宮擴修,一片巖礁礙事,是吾憑借鎧甲硬功,一擊而將之蕩平,父王對此褒獎有加。而今循濟水河下開辟隧道,值如兒戲,何需如此?面對這個剛剛提拔為自己頂頭上司、而且有望被立為太子的龍長子,濟水巡守使本想告訴他,開辟隧道不同于蕩平巖礁,沉積的濟水河底不同于流動的茫茫海洋,但見龍長子如此急功,遂不敢多言,任憑龍長子作為去了。
其實,龍長子豈能不知隧道與巖礁、河底與海洋的不同?但他平生最討厭的就是聒噪,什么開會呀研究呀、計劃呀方案呀,等等,見濟水巡守使開口不提具體辦法,反建議先開會,心中便老大不耐,所以就直接封住了他的嘴。其實,朝夕陪伴在老龍王身邊,龍長子早已揣測到老龍王開辟海齊通道的心思,意識到開辟海齊通道對于提高海族整體素質(zhì)的重要,并因此想好了執(zhí)行之法且已經(jīng)悄悄地做了實驗。這次他搶先請纓,絕對是有備而行。他的開辟通道的辦法其實十分簡捷,就是:用自己的一雙鋒利手戟,旋轉(zhuǎn)、刺進,將緊靠河泥下的土層疏松,然后靠本身的鎧甲硬功,將疏松的土層擠壓、鎮(zhèn)實,這樣通道就形成了,用不著勞師動眾。這樣打通的隧道,能保證龍宮與齊河定慧寺之間的自由通行,沒有了枯水期海族不能通行的憂患,也沒有了豐水期海族通行不利人間防汛的擔心。但這樣施工的技術(shù)難點在于,需始終準確掌握刺進的高低度與前進方向,高了,離河泥太近,不小心刺破河泥,就會前功盡棄,淹沒了隧道;低了偏了,就會觸及巖石,不但進度不保,還會危及自身的安全。不能高,不能低,不能偏,龍長子揚長避短,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施工中去。
第一個工作日結(jié)束,隧道掘進數(shù)十華里。濟水巡守使對龍長子的施工技術(shù)佩服得五體投地,被龍長子的獻身精神感動的熱血滾滾,為自己誤會龍長子急功而深感內(nèi)疚,飛報龍王給龍長子請功,并按龍宮指示在巡守使衙門大辦宴席,犒勞龍長子。此后進展順利,旬日之間,已進入齊河境內(nèi)。濟水巡守使提醒龍長子,明天就到濟水橋下,此處為泰山余脈之根,巖層與土層交錯,非同一般。龍長子答曰明白,但開工不久,即覺有異,隨感疲憊。龍長子清楚,自己所練鎧甲硬功,遇軟則硬,遇硬則剛。當年學(xué)成辭別師傅時,師傅贈有十六字訣,乃是:硬可持久,剛難長強;持久則贏,長強則亡。并諄諄告誡自己,不可恃強。但而今已到濟水橋下,拐彎即可通達定慧寺,豈能功虧一簣!龍長子咬牙堅持,奮力掘進。就在拐向齊河城之際,但覺雙臂一陣酥麻,心想大事不好,未及反應(yīng),酥麻之感疾貫全身。龍長子心念吾今休矣,已然動彈不得。時刻關(guān)注動向的濟水巡守使見狀立即出手相助,輸送內(nèi)力至龍長子體內(nèi)幫其護住心脈,并飛速上報龍宮。東海龍王敖廣欲去天庭述職,正在沐浴,聞訊顧不得披外衣,騰空駕云直奔齊河大清橋,尚在百里之外,即發(fā)功施救。但是,晚了,一切都晚了,老龍王的功力僅保住了龍長子的魂靈,龍長子的軀體卻漸漸化作了千斤骨石,永遠留在了大清橋下的河道里。天庭深感悲悼,特發(fā)詔書,彰揚龍長子的獻身精神,授龍長子魂靈為東海儲君;恩準敖廣請求,委托觀世音菩薩為龍長子再造金身;著敖廣即刻打通海齊通道,造福四海水族。
東起東海龍宮,西至齊河城內(nèi)定慧寺的海齊通道就這樣貫通了,為了隱蔽,濟水巡守使將寺內(nèi)的出口偽裝成一眼普通的井。這眼井位于定慧寺大雄寶殿前東南處,平常用一塊青石板蓋著,一撥又一撥的四海族眾,喬裝打扮后,從井口溜出,或聽道,或念經(jīng),或觀賞,或流連;定慧寺的香火亦日盛一日,無愧濟南府第一名剎的稱號。
本故事素材最后有兩段附記。附記一是對三眼井的介紹。說是這眼井的水有苦咸甜三種味道,一般人據(jù)此認為井下有苦咸甜三個泉眼,因此稱該井為三眼井。據(jù)寺內(nèi)的小沙彌說,凡是呂講經(jīng)登壇講道的日子,井里的水就是苦的,而后逐漸變咸、變甜。分析人士稱,該井雖通東海,但平時是關(guān)閉的,只在海族來寺的時候才通達。平常關(guān)閉的時候,這眼井里的水和齊河城內(nèi)其他井里的水并無區(qū)別,都一樣是甜的。海族們前來的時候,帶來了海水,致使井水一時變苦;其后經(jīng)過變咸的階段,漸而復(fù)甜,因給人一眼井內(nèi)水三味的感覺,此亦齊河之異也。
附記二是記載羽士張演升募修大清橋的。明嘉靖年間,張演升募捐修橋而力不逮,到北京求師父陶仲文幫忙。陶代為上奏,言說齊河縣道士張演升建大清橋??:樱谬埞?,重千斤,乃國運大吉之兆。嘉靖皇帝撥帑銀一萬四千兩,遂得落成。陶所言龍骨佐證龍長子確于大清橋下殉職,此亦齊河之異也。
□ 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