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胥愛珍通訊員張梓琪張曉琳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塊溫潤的美玉,都要歷經(jīng)千萬次敲擊鑿刻。這個過程,離不開琢石成器的玉雕工匠,姚文喜就是一名這樣的匠人。
今年50歲的姚文喜是樂陵朱集鎮(zhèn)人,出生在一個匠人世家。姚文喜的曾祖父是做燈籠的手藝人,花鳥魚蟲、人物山水時?!盎钴S”在燈籠面上。受家庭影響,姚文喜從7歲開始就學習繪畫,1990年從軍,3年軍旅生涯中,他一直為各個連隊畫黑板報。
1994年,姚文喜接觸到了玉石雕刻,深厚的繪畫功底讓他學起來如魚得水,他便到揚州的一所玉雕廠開始了3年的學習之路。靠著聰穎和勤奮,只用不到4年的時間,便摘取了1998年全國玉石展“天工獎”。
一張小小的工作臺,成了姚文喜施展雕工的舞臺:左手拿玉石,右手持雕刻刀,刻刀上下翻飛,一刀一刀雕刻過后,一件又一件鮮活的作品躍然而出。
“雕刻一件玉石作品需要經(jīng)過選材、構(gòu)思、設(shè)計、切割、打磨、拋光等十幾道工序,但最重要的還是構(gòu)思和設(shè)計,如何借玉石的天然造型設(shè)計雕刻形象、掩蓋玉石的原有瑕疵、發(fā)掘玉石的最美屬性,都需要用心思索?!币ξ南舱f。在他的妙思巧手下,吉祥如意的擺件、祈求平安的掛飾、避邪免災的獸首……無不惟妙惟肖、生動鮮活。
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的玉雕師并不容易,一名玉雕師入門2到3年才能做一些工藝簡單的作品。原石成本高,學習耗時長且不容易見到成績,這對手藝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愛支撐姚文喜一直堅持下來。對他來說,不吃不喝連續(xù)工作近20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他認為,做玉雕就是人磨玉、玉磨人的過程,如今,經(jīng)過28年的磨煉,他磨去心煩氣躁,可以平心靜氣地對待每一件作品。
這些年,姚文喜輾轉(zhuǎn)揚州、蘇州、天津等多地從事玉石雕刻加工,如今,他回到家鄉(xiāng)樂陵,成立了千玉原玉石雕刻工作室,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這個行業(yè)。為此,他廣收徒第,每周免費在樂陵文廟國學體驗館內(nèi)授課,傳承玉雕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