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排頭兵,落實的先行者。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錨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當好排頭兵,發(fā)出了山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明確了任務書、路線圖,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性、操作性。
新的目標,新的部署,新的出發(fā)。接下來要干的,就是以釘釘子精神抓好落實,把全會謀劃的改革藍圖變?yōu)槊篮矛F(xiàn)實。
(一)
釘釘子,考驗排頭兵的攻堅力、突破力。
看一看今天的山東,全省糧食總產量連續(xù)3年穩(wěn)定在1100億斤以上,如何建設更高水平“齊魯糧倉”,把產量拉升到新的水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發(fā)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如何深化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讓環(huán)境更優(yōu)美等等。答好這些課題,猶如在新的高度上再往上攀爬,路更難、坡更陡,走好每一步都更吃力。
排頭就是要帶頭的。衡量排頭兵的作用幾何,就看能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唯有一以貫之、一抓到底,釘釘子般一錘錘敲下去,才能破除各種深層次體制機制弊端,推動改革事業(yè)向前進。
當好排頭兵,更意味著要打頭陣、作示范,比他人先一步、快一步。
全會謀劃了一批先行先試的改革事項,提出開展試點、試驗、示范、先行等50多項,例如要素市場化綜合改革試點、制度型開放示范區(qū)、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試驗區(qū)、美麗中國先行區(qū)等等。
試點、試驗、示范、先行,換一種說法,就是沒有現(xiàn)成經驗可以借鑒,需要“摸著石頭過河”,蹚出一條新路來。
倘若沒有那么一股子“敢為天下先”的勁頭,一股子“一錘接著一錘敲”的精神,恐怕很難堅持下來,走到闖關奪隘的那一天。
當好排頭兵,也不是某個改革領域的單兵突進,而是各個改革領域的全面突破。
事實上,也只有實現(xiàn)全方位的突破,“排頭兵”的位勢才更突出。這就要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堵點疏通什么堵點,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去攻破,全面提升山東改革在全國改革大潮中的整體位勢。
可見,小釘子里有大道理,蘊藏著當好排頭兵的方法論。
(二)
釘釘子,講究章法。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
如何釘釘子?
釘釘子,先要想好“釘哪里”“怎么釘”,把釘子釘?shù)近c子上。
東營利用化工原料豐富的優(yōu)勢,搶占鋰電池電解液賽道,迅速打開市場;上合示范區(qū),借助先行示范的優(yōu)勢,推出100項制度創(chuàng)新案例,輸出提高國際貿易便利性的“上合方案”……這些改革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快速見到成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吃透改革精神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找準改革著力點,做到精準發(fā)力、精確改革。
全會作出的一系列部署,緊扣主題主線,山東特色濃、改革味道足。準確理解每項舉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內涵,搞清楚創(chuàng)新的基點、關鍵點在哪里,內容邊界、與其他相關改革舉措的關聯(lián)在哪里,有的放矢、精準發(fā)力地抓好改革落實,必將有效激發(fā)山東高質量發(fā)展的動力活力。
釘釘子,要提升標準,抬高標桿,把釘子釘好。
工作的標準,事關工作的成效。
省委全會通過的《意見》,主動加強對上溝通,主動對標先進省份,主動支持基層創(chuàng)新,通篇體現(xiàn)了高定位、高質量、高標準。把好文件落到實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蹚路子、作示范,最大限度釋放改革價值,最終還是要靠高定位、高質量、高標準落實。
立足自身領域,保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精氣神,抬高標桿、加壓奮進,勇于與最快者比速度、與最強者比水平,就能在探索探路中實現(xiàn)突破突圍,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爭先進位。
釘釘子,要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把釘子釘實。
在經濟社會發(fā)展演進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改革也是這樣,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不可能一勞永逸。
《意見》堅持遠近結合,錨定到2035年要實現(xiàn)的改革目標,既提出未來五年必須完成的重大改革任務,又部署近期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
唯有堅持“短期”“長期”相銜接,“抓長”“抓?!毕嘟Y合,保持耐心定力,以一個個短期目標達成,為長期目標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才能不斷化解難題,開創(chuàng)改革新局面。
(三)
釘釘子最終要靠人去落實。
一個地區(qū)黨員干部能力作風過硬,落實往往就會擲地有聲,各項工作就容易取得新突破。反之,就可能出現(xiàn)以形式代替落實、以文件落實文件等問題,落實的成效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說,當好排頭兵,根本在隊伍建設,關鍵看能力作風。
釘好釘子,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政績觀,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政治立場、格局境界。政績觀端正不端正、正確不正確,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事業(yè)的成敗。
臨沂“12345”熱線首發(fā)改革,碰到的問題都是硬骨頭。群眾需求如何精準聚焦,退回的工單誰來受理,職責邊界“模糊地帶”怎么消除等等。當?shù)匕褳槊裨旄W鳛樽钪匾恼?,主動擔當作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改革難關,也收獲了群眾的口碑。
從思想深處解決好“政績?yōu)檎l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怎樣樹好政績”的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勇于擔當作為,明確紅線底線,就能確保各項改革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
釘好釘子,要切實強化統(tǒng)籌兼顧的能力。
當前,我省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兩難三難多難”問題更加凸顯,“既要又要還要”任務更加繁重,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強化工作統(tǒng)籌。
拿因地制宜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來講,需要辯證把握“立”與“破”,正確處理傳統(tǒng)產業(yè)、新興產業(yè)與未來產業(yè)之間的關系,不能踩急剎車。
注重統(tǒng)籌全局、把握節(jié)奏、政策協(xié)同,就能推動各方面資源、政策同向發(fā)力、形成合力,增強改革的整體效能。
釘好釘子,要著力轉變工作作風。
找到改革的著力點,拿出行之有效的改革辦法舉措,一個大前提是全面了解真實情況,切實找準問題根源。這就需要下大氣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對突出問題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切實為基層減負,讓大家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謀發(fā)展、抓落實。
改革的路就在腳下。再難再險,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始終一錘錘敲下去,始終“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就一定能推動山東改革劈波斬浪、奮楫向前,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山東實踐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大眾新聞記者劉帥 熊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