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
2025年3月7日,對青島小伙姜磊來說是極具紀念意義的一天。
當天,姜磊完成了人生中第1次造血干細胞捐獻,也完成了獻血100次的“小目標”。
2015年夏天,18歲的姜磊剛剛高考結束,選擇以無償獻血作為自己的“成人禮”,由此開啟了捐獻救人的“熱血”之旅。同樣是那一年,姜磊被青島大學青島醫(yī)學院錄取,踏上了學醫(yī)之路。在醫(yī)學院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姜磊深刻了解到血液捐獻的重要意義,更堅定了他堅持無償獻血的決心。這一堅持,就是10年。
10年來,姜磊先后無償捐獻全血和血小板99次,總量達38700毫升,相當于10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每次只要達到獻血間隔期,他就會準時赴約。按照相關要求,全血一年不得捐獻超過2次,姜磊最多一年捐了3次;血小板一年不得捐獻超過24次,而他捐獻了近20次。期間,姜磊多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5歲那年,他還獲得了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
2019年5月,姜磊在一次獻血過程中得知造血干細胞重要而稀缺,于是當場決定留樣登記,成為了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今年2月,時隔近6年,姜磊接到了青島紅十字會配型成功的通知,立即答應捐獻。為了以更加健康的狀態(tài)完成捐獻,姜磊從接到通知那天開始便每天鍛煉身體;面對滿是擔憂的家人,他也利用專業(yè)知識解釋科普,最終成功說服了他們。
3月7日當天,隨著采集自姜磊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開始運往配型患者所在的醫(yī)院,近五個小時的捐獻終于結束,姜磊成為了青島市第224例、即墨區(qū)第10例非血緣關系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順利完成了第100次無償獻血。
“沒有什么明顯的感覺。這次捐獻之后我復查了血常規(guī),各項指標都在正常狀態(tài)。”像以往幾次一樣,姜磊這次捐獻也沒有出現(xiàn)明顯不適,“只要我身體允許,年齡允許,我就會一直獻下去。”他還表示,希望以后會有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細胞的隊伍中。
“100次獻血”的小目標已完成,姜磊開始向新的目標進發(fā)。一年前,姜磊從醫(yī)學院碩士畢業(yè),目前正全力備考,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一名讓患者信任、讓病人放心的好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