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區(qū)橋口街曾有個聞名遐爾的“干碗蠟燭作坊”,作坊的主人是馬文良,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州城就有一個歇后語,謂之:馬文良的蠟燭——干碗的。什么是干碗的?就是蠟燭點燃后在燈芯周圍沒有液態(tài)油脂,更沒有液態(tài)流淌現(xiàn)象,所以,在沒有電池、電燈的條件下,家中照明全靠蠟燭,特別是玩龍燈的、跳高蹺的、玩旱船的。還有跑驢的,他們晚上都需要蠟燭,更需要干碗蠟燭,以便防止因蠟燭流淌造成滅燈和失火,故而,馬文良的蠟燭久盛不衰,市場搶購,不少商家早在未進臘月門之前就訂購,以便年底和初春旺季銷售。
????干碗蠟燭是怎么制造的呢?總的說是純手工制作的,俗稱:沾蠟。大體上有選葦竿、捻燈芯、上扦子、搓扦子、化油、攪缸、沾蠟、削蠟、掛皮、上色、涼蠟等十幾道工序。而沾蠟這一道工序要沾五到八遍,沾一遍晾一次,等熱油晾成固體再沾第二遍,依此沾五到八遍方能成型。而干碗的關(guān)鍵是蠟皮和蠟芯采用不同脂肪,利用動物脂肪和礦物脂肪的不同溶點,造成內(nèi)化外不融,形成油碗。融化的油在油碗中供燈芯燃燒,只要燈芯不偏燒一側(cè),蠟燭不會流淌。這就是文良老先生獨創(chuàng)而擁有的制蠟秘訣。同時,為保證蠟燭質(zhì)量,他堅持嚴字當(dāng)頭,精心操作,始終如一,一絲不茍,突出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精選原料。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牛羊脂肪,要求油脂潔白細膩純凈無雜,表里如一,否則,概不收貨。燈芯主干是蘆葦,要求是旱葦,在水中成長的葦子不要,粗不要,細不要,只要中節(jié),要粗細均勻又不彎曲的,略有彎曲必須用燈火烤后調(diào)直,方才采用。
????二是嚴格操作。葦竿上需纏上棉花,纏松不行,纏厚不行,纏薄也不行,必須上下均勻一樣厚,否則影響蠟的粗細均勻。攪缸是沾蠟最關(guān)鍵的工序,缸內(nèi)油脂既不能太稀又不能太稠更不能有疙瘩。所以,控制油溫是絕活,油溫高油必稀,油溫太低油太稠,油稀油稠都不能沾蠟,采取攪缸和加熱油的辦法調(diào)整好油溫和稀稠,一旦溫度適宜后必須盡快沾蠟,所以,操作者一只手要拿八根扦子,在油溫沒降低之前把缸中的油沾完。第二缸依然是加油攪缸,溫度調(diào)整,這時第一次沾的油已冷卻凝固在扦子上,再開始沾第二遍,依此沾五到八遍,蠟燭才基本成型。
????三是造型要優(yōu)美。蠟燭類別可分紅、白兩類,紅蠟以喜慶事使用,漢族過年上供和白事,都使用白蠟。蠟又分大小、輕重,按每斤幾只可分兩個頭、四個頭、八個頭。從形狀上分有頭粗尾細的,有頭粗腰細榴花尾的,也有從頭到尾一樣粗的。在沒有模具的年代,要保持形態(tài)完美一致,全靠手功和經(jīng)驗。特別是八個頭的,它長僅十五公分,造型卻是頭粗腰細榴花尾的,榴花尾就像石榴花的尾部既鼓又縮。所以,沒有長期磨煉和實踐是很難達到要求的。再者,形美還要色美,紅要紅的鮮亮,白要白的潔凈,讓人一看就為之振奮,大有賞心悅目之感。為保證上述效果,必須用上等顏料,最重要的是顏料與油脂的配比和溫度,配比不當(dāng)或溫度不對,輕則蠟色不勻,重則染不上色。在沒有溫度計的年代,溫度的掌握全憑眼觀手試,可見手工藝人的聰慧和艱辛。更讓人欽佩的是馬老先生沒上過學(xué),卻能在兩個頭的大紅蠟燭上,用金粉寫上“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的草書大字,大大增添了文化內(nèi)涵,深得客戶喜愛。
????時代在進步,科學(xué)在發(fā)展,落后的手工制蠟已被淘汰,但是,手工蠟的優(yōu)美造型和干碗不流淌的特征也隨之消失了。當(dāng)人們享受著明亮的電燈照明時,是否也回憶著燭光之下書寫文章或一家人歡樂相聚的浪漫幸福情景呢?也許是母親在燭光下縫制著衣服,孩子在一旁寫作業(yè)的美好場景,已成為許多人的記憶了……
????□馬云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