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付莊老人們的記憶中,盡管付莊西二十里的運河歷史上頻繁地決口,給兩岸百姓帶來水患,但付莊及其鄰近的幾個村莊都沒有水患為害的深刻記憶。究其原因,老人們說,付莊地處“方山”,地勢高,所以水患危害不到這兒。村民張玉華老人認為,所謂“方山”,應該是西至城東八里莊,南到黃河涯前后倉,北至高莊,東至陵縣西東家郭,大約四十里見方的這個地域,地勢普遍較高而得名。付莊村民年長者中曾道出這樣的俗語:“淹了景縣塔,沒(mo)不了大天罡(付莊東十里)的瓜”,又有“城墻(德州城)上涮腳丫,淹不了艾家坊(付莊西三里)?!庇纱丝梢姡肚f周圍方圓四十里地勢較高,并非空穴來風。但“方山”是否有來歷呢?
????經(jīng)考證,在德州的歷史上,人們對于“方山”的看法各有千秋。
????清代德州籍文學家、政治家田雯所著《長河志籍考》卷四記載:“方山在城東十里,積土為山,高三四丈,冬則宛然雪山。又有平原嶺上有鹿角關、望遠臺、壽公菴。平原嶺古名也,其地有鹿角津,故以名為關。近厭次故縣又有厭次津,東方朔舊里也。方山者疑以東方朔名。平原非嶺,其名嶺者積土為山,有似于嶺,本古堤岸,猶之方山類山矣。今自城南至東,土埠皆是也。”田老夫子考證方山可能是因為東方朔出生在此地(今陵縣神頭鎮(zhèn))的緣故而得名,但他的這一觀點并沒得到主編《德縣志》的李樹德的認可。1933年(民國22年)德縣縣長李樹德重修的《德縣志》卷四《輿地志·古跡》關于“方山”一條是這樣記載的:“方山在城東十余里,積土為山,邑人李陶菴有詠方山暮雪詩,清乾隆間修志時指為長河縣城故址,李東圃先生州志考異辨其非是謂長河縣城,即今城址,方山絕非長河舊跡,長河志籍考以方山近鄰厭次故縣,疑因東方朔得名,然自隋唐至今,千有余年,殊難臆斷,且近已不類山,惟傅家寺(今付莊──筆者注)西一帶地勢稍高耳?!贝朔N觀點認為,時間久遠,現(xiàn)實又看不到“山”,不好下結論了,只能認為,付莊一帶地勢較高而已。
????而民間還有幾種不入流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付莊周圍古時黃河故道流經(jīng)這里,為古河道堤岸,所以地勢較高,而名以“方山”;另一種說法為,“古時付莊周圍某村與另一村為爭風水,在相鄰土地上競爭相克。一村種了苗,而另一村就種了樹;一村建了塔,而一村就筑了鐘。最后一村集中人財物力建了一高臺,曰土牛,能啃噬對方一切,最終獲勝……”其中的“土牛”,也許就是方山的來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方山”自隋代就已經(jīng)有了。據(jù)文獻記載: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罷郡為州,廢安德郡為縣,改安德郡為德州,德州這一名稱開始出現(xiàn)。六年(586)于舊廣川東八十里置新廣川縣,治方山店(今德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曹村鎮(zhèn))。方山店(曹村)就在德州城東10里左右,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突兀出現(xiàn)一座10米高的土堆,確實十分顯眼,因此方山店這一地名也許就是根據(jù)方山這一景物而起,隋唐時或許就有方山這個大土堆。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