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巷是個小村莊,位于德州古運河畔,勝利橋東南方。站在運河高堤上看,豆腐巷完全是凹下去的一排排小房子,讓人感覺這個村矮矮的。我姥爺姓晁,是豆腐巷人,好幾次聽他講起豆腐巷有個關(guān)公廟的故事。
??? 關(guān)帝廟,又叫關(guān)公廟、老爺廟、武廟。傳說此廟建于唐朝,但這只是傳說。因為豆腐巷里的巷道不是正東正西,走向有點偏。這座廟順著村里的道路而建,位于村的西北方,所以從朝向上,廟有點坐東北朝西南。此廟不直接建在土地上,它下面有個二尺高的地磚石臺,臺子的形狀像個長方體。姥爺說,建這二尺高的磚臺是為了防水,夏季雨水多,一旦雨下大了,怕進去水把廟淹了,有這二尺高的臺子就管用。臺子里面夯上泥土,外面四周砌上青石磚,臺前居中的位置有五六級臺階,臺階兩側(cè)砌成斜坡兒。那時,村里一群群的小孩子常在這臺階旁嬉戲。整個廟坐落在磚臺的后半部分,磚臺相當于一個基座與整個廟融為一體。廟前是磚臺前半部分,是塊“小平地”,兩邊各有一塊圓柱體的大石頭。姥爺說,這兩塊大石頭是為了擋住中間夯的泥土,不被風吹日曬或受惡劣天氣影響流失掉。平時男女老幼都愛坐在這兩塊大石頭上,歇息、拉呱、聊天,十分熱鬧。說到這兒,我不由心贊,古人雖然建造一座小廟,卻把天氣、氣候、地勢等因素,考慮得很詳細,很周到,真了不起。
??? 整個關(guān)公廟外圍四周全是統(tǒng)一的青灰色石磚,廟脊上有小石獅、鳥類等雕刻裝飾八九種,廟頂上還有一些漂亮的圖案裝飾,像大公雞漂亮的羽毛,看上去頓顯生動,讓人感覺這座廟有一股靈氣。
??? 廟的前墻是向里凹進去的,廟門兩旁各有一排小木柵欄,廟門的上方掛著一塊橫匾,題“精忠貫日”,在匾東邊還掛了個大鐘。
??? 一進廟門,兩邊各立一尊神像。左邊是周倉,一手叉腰,一手幫關(guān)公拿青龍偃月刀;右邊是關(guān)平,腰挎寶劍,這很像兩個門神,給人以威風凜凜、所向無敵的感覺。廟堂中,木雕神龕里是關(guān)公坐像,它面相紅赤,雙手持笏,身披綠袍,端莊正視,呈溫和而剛毅之態(tài)。
??? 至于此,使人浮想聯(lián)翩:三國時蜀漢大將關(guān)羽與劉備、張飛“三結(jié)義”后,對劉備始終忠心耿耿,生死不渝,向來以神勇著稱,過五關(guān),斬六將,不斷立下赫赫戰(zhàn)功。就連他的對手周瑜、程昱、董昭也不得不心服口服地稱其為“熊虎之將”、“當世雄杰”、“為人強梁”。而關(guān)羽最為難能可貴之處,還在于劉備倒運時,他被曹操俘獲,受到非常優(yōu)厚的待遇,并被上表封為漢壽亭侯。即使在高官厚祿誘惑下,關(guān)羽絲毫不動心,堅定表示決不背棄劉備,以致于曹操由衷地贊許:“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BR>??? 廟地四周墻壁也畫著很多關(guān)羽生平事跡的“連環(huán)畫”,諸如《桃園三結(jié)義》《白馬坡》《誅文丑》《灞橋桃袍》《古城會》《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等,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關(guān)羽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
??? 關(guān)公神像兩邊各站一尊童男童女。關(guān)公神像前擺一香案,逢年過節(jié)香火不斷,尤其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廟門口掛上房燈,全村及附近的人前來燒香磕頭的絡(luò)繹不絕,人們都祈求祝福,保佑全家人平安。天長日久,關(guān)公神像的綠袍就被熏成了黃褐色,墻壁上的白描彩繪也被熏得黑乎乎的。
??? 遺憾的是,在文革開始后,村領(lǐng)導(dǎo)帶頭把廟砸毀了。姥爺說,就算不砸,改革開放后,東風西路拓寬,這座廟也礙事。聽到這話,我突然心生一計,是否可對文物古跡來個整體搬遷?
??? 追溯歷史,回顧往事,會發(fā)現(xiàn)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尋味的事:關(guān)羽死后八百多年,卻官運亨通,從宋徽宗起,謚號由“侯”改為“王”,成了“武圣”,與孔子并駕。后又進爵為“帝”。到了清朝,已達登峰造極的地步,頭銜竟有26字之多:“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guān)圣大帝”。不難看出,關(guān)羽已不再是“人”,而被后人隨心所欲地打扮成“神”了,成了封建道德化身的偶像。千百年間,在全國修建那么多的關(guān)帝廟,當時,不也是為了安撫勞苦大眾、宣揚綱常倫理而塑造的嗎?今天,卻成了十分珍貴的歷史遺跡。
??? □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