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南七里鋪有座八臘廟,廟前不足一里的麥田地里有座石碑,所以人們便把這塊田地稱為“石碑上”。公社化時期,生產(chǎn)隊長在分配勞動任務(wù)時經(jīng)常講:“今天大家?guī)тz到石碑上去耪麥子。”
人們只知道這“石碑上”是塊地,而對真實存在的石碑卻視而不見,它從未進(jìn)入過人們的腦海之中。
“龜馱碑”究竟為誰守墓
這石碑是座墓碑,巨大的石龜馱著這塊高大的石碑紋絲不動,在這里不知道值守了多少個春秋,也不知道這是在為誰守墓,像這樣規(guī)格的墓碑一定與皇室有點關(guān)聯(lián),因為普通老百姓即便再富有,也無緣這種禮遇。
查了許多資料,沒能得到應(yīng)有的線索,不免回想起兒時老人們講的一個傳說。
明清時期,德州城里出現(xiàn)過兩姓名人家族,一是田氏山姜田雯家族,再是盧氏抱孫盧見曾家族,這都是地地道道的德州人。很多人都知道盧見曾在城南紀(jì)莊盧家,紀(jì)莊在明朝就出了個盧閣老,這話不假,但是有點時地顛倒。
明嘉靖進(jìn)士光祿寺卿盧宗哲進(jìn)入中國上層社會時,他的家族并不是在城南紀(jì)莊,而是住在德州城里,就是清康熙朝的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也未知城南紀(jì)莊是個什么樣子,直到后來盧見曾的孫子盧蔭溥官至體仁閣大學(xué)士,由于政績突出并繼承了祖父盧見曾的“雅雨堂”刻書事業(yè),清嘉慶皇帝念其家族為社會和國家所作出的貢獻(xiàn),決定為其修座“相府”,因城內(nèi)地緊,才選中了城南紀(jì)莊大興土木。
城外盧莊與盧家墳
再說德州城外西南郊不遠(yuǎn)處有一個村叫盧莊,盧莊村大戶人家是王氏,這王氏大村為什么叫盧莊呢?這是因為盧莊村南過去有一大片墓地,蒼松勁柏,墓碑林立,墳塋遍地,兩尊石人守候在主墓前一左一右。別說四五級西北小風(fēng)直刮,就是風(fēng)和日麗之時,人們進(jìn)得此地也是毛骨悚然,這就是盧氏家族自明朝就留下來的墳地,人稱盧家墳。周圍有大片的田地都是盧家之地。許多為盧家耕種的佃戶就住在這個村子里,久而久之盧莊就成了村名。筆者在與盧莊八十歲以上老人交談中聽說,傳說當(dāng)年盧見曾因在任兩淮鹽運使間案發(fā)被“逮問論絞,死于獄中”,成了無首尸,其后人給他配刻了一套“金像頭”入棺深埋,解放時曾有人將盧家墳打開尋找過“金像頭”。
過去德州城里人家,別說富宅大戶,就是一般老百姓,也要在城外買塊地以了終身。德州盧家出了個大閣老,能不選中一塊風(fēng)水寶地嗎?再說,盧宗哲的祖輩也絕非“貧下中農(nóng)”,所以這片墳塋的歷史并非難以理解。
東海龍子變石龜?shù)膫髡f
八臘廟、麥田地、石碑、墳地、明嘉靖、清康熙、清嘉慶、紀(jì)莊、盧莊、七里鋪,這些聽起來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問題都擺清楚之后,這才能回到傳說的主題。
據(jù)說盧家墳有一烏龜馱石碑守墓多年后顯靈,此龜乃東海龍王第九子名“赑屃”,耐負(fù)重,顯靈后它不甘寂寞,想到處走走逛逛,享受一下人世間的生活。但是它還受天條戒律的約束,只允許在夜晚活動,天亮之前必須回到原位值守。一旦天亮之前不能歸位,它的靈顯就要失效,只能再變回石龜不能動彈。
一連幾次的夜巡行動成功,讓這只顯靈的石龜很是得意。有一天晚上,他以懶散的模樣又跑出墓地去河邊喝水,不巧在半路碰上了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巡察。見面后它直向元君奶奶訴苦不迭,不知不覺東方魚肚、三毛愣騰空,緊接著就是雄雞三遍。這只龜眨眨眼流出了幾滴懊悔的眼淚,在半路上又變回不能動彈的“石龜馱碑”,多少年來就一直矗立在城南七里鋪八臘廟前的麥田地里。
傳說只能是傳說,八臘廟前這座石龜馱碑不可能是從盧家墳上跑過來的,但是這座石碑上的墓主人又是誰呢?因為龜、碑已經(jīng)分離,單從這個碑龜座上是看不出來的,只能找到石碑根據(jù)碑文記載找出答案。
□田國良/述 記者 王曉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