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樂陵縣城南杜劉尹村之時,感覺口渴難忍,至正前方一棗樹下取幾顆紅棗放入口,頓時感覺甜透六腑,爽凈五臟,瞬間附隨從、大臣面前脫口而出:“好果,正稱朕之意”,遂揮毫寫下“棗王”二字。鄉(xiāng)村民眾感恩皇帝御賜,制成黃金匾額,掛于此樹之下,故此樹稱“棗王樹”。歷史演變金匾丟失,后人對棗樹加以保護敬立石碑,現(xiàn)有“棗王”碑為證。
乾隆在城南杜劉尹村封下“棗王”樹后,正要準備啟程趕赴江南,忽然聽一老者說,城東北角有個叫王清宇的小莊子,棗樹也極其之多,品質更為上佳。乾隆聽得“王清宇”仨字,心頭倏然一亮,龍喜萬分,不覺失口喊出一個“好”字,心想,這村名起得真是絕倫:“王”者,豈不乃朕也,“清”當為我大清,“宇”自然是天穹了。仨字意味深長,不恰寓意我治理的大清升平,天宇晴朗嗎?我要不親臨一睹,豈不枉來此地!乾隆思罷,龍心大悅,不容待從多言,就直奔縣城東北角王清宇莊而來。
可他畢竟是微服私訪,鄉(xiāng)人認他不出,他就和鄉(xiāng)人談起棗來。言來語去,鄉(xiāng)人便把他當成購棗的棗販子,乾隆也故意裝出棗商身份,說先要嘗一下莊中棗的口感,村主人就將他們領到一顆小棗茂密的樹下,乾隆皇帝摘吃幾顆,直覺滿嘴生津,甜透心肺,龍顏大悅喊道:“好棗,實乃妙也,妙也,真不錯!”不想乾隆皇帝話音剛落,這樹竟然朝他面門歪倒下來。乾隆皇帝頓時說:“莫非這樹也有靈性,見了朕也跪拜不成?”村民方知皇上駕到,立即跪拜萬歲!
后來,人們根據(jù)乾隆皇帝為龍體的說法,就把此樹稱為“臥龍樹”。
出于乾隆皇帝對樂陵棗樹感情濃厚和小棗質地優(yōu)良的原因,樂陵棗連年進貢皇宮,從未間斷。■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