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德州運河碼頭。
自隋朝開通京杭大運河后,特別是元代運河南北貫通以來,德州就成了沿河的四大漕運碼頭之一。當(dāng)時人們稱德州城內(nèi)是“車舟所會,食貨集散”,運河碼頭上“漕糧船擠、游人如織”。
德州段運河,漢代稱“屯氏河”,隋朝叫“永濟渠”。元十九年(1282),濟州河開通后,德州就成了通往北京的水陸要沖。因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其進京的水路、旱路均需經(jīng)由德州,是九省進京之要道故稱“九達天衢”。為此,早在明初就在米市和西關(guān)(現(xiàn)橋口)之間的運河古橋(廣寧橋)邊,修建了“九達天衢”牌坊。
德州的碼頭,從歷史上看大體分三種形式,即“分散型”、“相對集中型”、“集中型”。這些形式的碼頭布局,都是根據(jù)不同的歷史時期,運河的變遷而形成的。
最早,運河自老河口(勝利橋處)進入德州后,根據(jù)河岸上商埠和地域物資文化的需要,而沿途設(shè)立碼頭。如過了老河口后,上碼頭、豆腐巷、鹽店口等處均是碼頭。自老河口到老虎倉,沿河不足10公里就有十余個碼頭。這么多的碼頭,而且多是原始性的碼頭,它們卻忙而不亂,各司其職的工作著??芍皇切┥⒍粊y的自然碼頭,形不成港口的規(guī)模,只能屬于“分散型”碼頭格局。
清雍正四年(1726),運河改道至現(xiàn)在運河的位置。河道距城遠了,雖城市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對城市的發(fā)展卻帶來了諸多不利,運河碼頭也隨之進行了重新布局。由于原舊運河南部的幾個碼頭停用,老河口“上碼頭”的任務(wù)更重了,承擔(dān)了更多物資的裝卸,成了吞吐量較大的“商業(yè)碼頭”。
由于距城池較近的諸多碼頭均失去了作用,使大多數(shù)的客貨資源集中到了西關(guān)一帶?!拔麝P(guān)碼頭”承啟了原大西門碼頭的作用,成了德州的“綜合性碼頭”。
運河改道前,西關(guān)街地處九省御路,是進出德州的咽喉。運河改道后,西關(guān)迅速發(fā)展,很快形成了各種設(shè)施齊全的服務(wù)網(wǎng)絡(luò),成了德州客貨集散的中心。
運河的改道,北廠老虎倉沒受到影響,官用碼頭的作用沒變,依然繁華如初。德州的碼頭,就由原來十幾個濃縮為3個,由“分散型”變成了相對集中的碼頭格局。這樣的布局堅持了百余年。
清咸豐五年(1855年),因黃河在銅瓦廂決口而改道,運河逐漸被淤塞,加之,海運逐漸興起,致使河運逐漸衰退,北廠的糧倉移到了城里,“北廠碼頭”消失了。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漕運全線停止,1912年津浦鐵路全線通車,“西關(guān)碼頭”也開始蕭條了。1902年秋,德州北洋機器制造局(兵工廠)開始修建,1904年10月正式投產(chǎn)。 1926年2月,軍閥張宗昌將兵工廠遷至濟南新城兵工廠。 1937年,日軍占領(lǐng)德州后,此處又成了日本侵略軍的軍營。
自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起,原上碼頭的商業(yè)碼頭被驅(qū)散。先是被“兵工廠”的碼頭取代,后來又成了日本侵略軍的碼頭。民間運輸不允許靠近,就是裝卸些民用物資,也需在刺刀和棍棒下進行。
從清雍正四年(1726)到日本投降 (1945),德州就一直沿用著“官用碼頭”、“民用碼頭”、“軍用碼頭”相對集中的格局。而且,這些碼頭顯現(xiàn)了原始港口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