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靖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又是一年清明日,祭奠祖先,懷念故人,知道“我是誰”,不能忘本。但今年疫情當前,不能回家上墳,只好隔著時空的門,小心撿拾記憶深處的思念,說幾句祝福,許幾個心愿。開枝散葉的后人,枝再繁,葉再茂,只有一處深扎大地的來處。
近年的清明節(jié),在朋友圈里我發(fā)現(xiàn)了新現(xiàn)象,除了家人們祭奠祖先,家長帶未成年的孩子到當?shù)赜⑿奂o念碑緬懷英烈的多起來。看后深感欣慰。對于生活在無憂無慮中的孩子們,應該讓他們知道,這個節(jié)日也是紀念先烈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奔赖煜攘?,讓孩子們知道他們“都是誰”,懂得感恩;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為了誰”,懂得珍惜。英雄不能被遺忘?!耙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這思古懷念的清明時節(jié)里,更應該深刻緬懷那些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安康而犧牲的先烈們。
翻開云蒸霞蔚的歷史畫廊,血雨腥風中,嘉興南湖高挺起了信念的第一支桅桿,從南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到長征組歌,從井岡山的火種到瑞金共和國政權的雛形,從遵義的撥亂反正到西柏坡雄壯的一幕,無數(shù)中國共產(chǎn)黨人揚起初心的風帆,用平凡鑄就偉大,用生命書寫傳奇,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yè)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他們的生命之火,照亮了新中國的黎明。緬懷和追念先烈的英雄事跡,是又一次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史的過程,黨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yǎng)劑。
“清明看山河,心香祭英烈?!?019年4月5日,清明節(ji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微視頻《永遠記住你》正式上線,旨在牢記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去年清明節(ji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為我們講述了百年黨史故事,譜寫紅色英雄史詩。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清明是責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傳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