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明
清代德州盧見曾在江南任職時,與“揚州八怪”、吳敬梓等著名的文人雅士都有過交游。其中,他與吳敬梓的友情,就頗為后人津津樂道。
盧見曾紅橋“修褉”傳美名
盧見曾(1690-1768),字澹園,又字抱孫,號雅雨,又號道悅子。康熙六十年(1721年)進士,歷知洪雅知縣,永平知府,亳州知府,江寧知府,長蘆、兩淮鹽運使。他性格高廓,不拘小節(jié),形貌矮瘦,人稱“矮盧”。盧見曾一生不僅勤于吏治,“有吏才”,“所至皆有殊績”,是個典型的循吏,而且愛才好士,擅長詩文,“主東南文壇”,一時成為海內(nèi)宗匠,是清代有影響的文學家。他平生著述豐富,所著《雅雨堂詩集》《雅雨堂石集》《雅雨堂文集》《雅雨新政》《出塞集》《感舊集》《金石三例》《山左詩鈔》共計八種128卷,為后人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他早年間學王漁洋,有詩名,愛才好客,四方名士云集,流連唱和,盛名遠播。
1753年,盧見曾復調(diào)兩淮鹽運使赴任揚州后,沿小秦淮修建了紅橋二十四景及金焦橋觀,使古老的揚州煥發(fā)了生機,更加嫵媚靚麗,一時游人如織,名流學士紛至沓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盧見曾在紅橋舉行“修褉”活動,鄭夑、陳撰、厲鶚、惠棟、沈成、陳章等“揚州八怪”悉數(shù)到場,寄居金陵(南京)的清朝著名小說家吳敬梓也應邀過江前來參加活動。期間文人學士飲酒賦詩,參觀游覽,命題唱和,好不愜意。盧見曾為人豁達灑脫,不拘小節(jié),所交多通才碩學,貧窮而工詩著,無不折節(jié)相交,并予以資助周全。從與吳敬梓相交到資助就可見一斑。
吳敬梓落拓縱酒性情豁達
吳敬梓(1701-1754),清代著名小說家,子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漢族,安徽全椒人,家族為地方世族,“家聲科第從來美”,康熙四十年吳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顯著的一個官僚家庭”。其遠祖在明代初期永樂年間被封為驍騎尉,受邑六合;其高祖吳沛字海若,為人耿介正直,寧肯貧苦度日,不愿攀附權(quán)貴,時寧國太守關(guān)驥以書召進,他謝而不往。
康熙六十六年,吳敬梓二十三歲考中秀才,同年父吳霖起抑郁病故?!叭嘶钪?,傷害你的是你最親近的人?!边@話一點不假。父親死后,先是族人們倚仗人多勢眾,提出了分家要求,“兄弟參商,宗族詬誶”。在一場爭奪遺產(chǎn)的內(nèi)戰(zhàn)中,孤立無援的吳敬梓終以失敗告終,留給他的資財寥寥無幾。分家之后,吳敬梓的妻子陶氏也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飲恨而死。從此,心灰意冷的吳敬梓為了離開這個傷心地而輾轉(zhuǎn)來到秦淮河畔金陵(南京)漂泊謀生。由于他不善治生,性情豪邁,不數(shù)年,舊產(chǎn)揮霍俱盡,時或至于絕糧斷炊。但他仍然放蕩豁達,落拓縱酒,性耽揮霍,胸襟開闊,睥睨塵俗。
盧見曾助《儒林外史》面世
雍正時,盧見曾曾任江寧知府?!督瓕幐尽肪矶惠d,吳敬梓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居去了金陵(南京),也就是從這時起,他與盧見曾由相識到莫逆,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的面世也是得到了盧見曾的傾力相助。
由于倆人交往甚篤,吳敬梓屢次出入于盧使署幕中,盧見曾都是熱情款待,奉為座上佳賓。1740年5月間,盧見曾被革職充軍發(fā)配,吳敬梓在送行他時,賦有《奉題雅雨大公祖出塞圖》詩相贈,在圖上題詩的還有高鳳翰、馬日琯、鄭板橋、程夢星、楊開鼎、閔廷容、王藻、馬位、馬樸臣、馬蘇臣、方原博等十余位揚州詩壇大腕。
吳敬梓性情豪爽,結(jié)交文人雅士甚多,每有朋友來拜訪必喝個酩酊大醉,不亦樂乎,大有李太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钡暮肋~氣概。有時家里沒米下鍋,有朋來借錢也熱情款待。他晚年生活凄涼,只好靠賣字求生,到了窮困潦倒的地步。死時竟連入殮、出殯的錢都沒有,多虧了盧見曾仗義相助,不單出資為他辦了喪事,而且親自選墓地隆重地把他安葬在清涼山下。巍巍清涼山見證了他們的深厚友誼,淙淙山泉水訴說著他們的歷歷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