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三年,我在本縣城的某一鄉(xiāng)鎮(zhèn)政府上班,每年的除夕都是在辦公室和其他值班同志度過的。除夕夜兜里揣著值班電話,沾著蒜吃著大家包的餃子,在周圍各村莊霹靂嘩啦的鞭炮聲中,期待子夜敲響的鐘聲,鄉(xiāng)鎮(zhèn)干部本著守土有責的意識,干工作都是蠻拼的。
時間過得真快,三年的時間稍縱即逝,春去春回中,農村的面貌也是一年一個樣。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春節(jié)總是和回家掛鉤,每年的春運大軍可能是最好的佐證,據權威部門預測,今年春運期間不含公共電汽車及出租車的全國旅客發(fā)送量將達到28.07億人次。
初中同學小王和我是同一個鎮(zhèn)的。大學四年是在海南上的,畢業(yè)后在廣西的一家的企業(yè)做了主管,對象是柳州日報的一名編輯,在那里買房結婚,落了戶。由于工作生活壓力大,加上路途遙遠,常年在外打拼的他,每年只能回家一兩趟。為了能回家過年,不論春運的票有多難買,不論手頭的錢是否充足,他都會盡可能地回家過年。每當他提著大包小包,在村頭走下公交車的時候,總能看見父母高興的笑容。父母總是問長問短,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不停地勸他吃。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聊聊外面的趣聞、聽聽父母的嘮叨應該是他們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了。
依稀記得在哪里看到過的一項調查,說山東人是最戀家的。正如歌里唱的:“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親人從來不會嫌我煩、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里總有年夜飯。 ”年味總是裹著濃濃的家味。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春節(jié)期間從各地開回來的汽車將老家的大街小巷都塞得滿滿的,而且品牌五花八門,隨著村村通公路的發(fā)展,汽車也在加速駛入尋常百姓家。大年初四這天,我們一家到臨鎮(zhèn)某村的一位親戚家去,以前七拐八拐的羊腸小道都變成了硬化的水泥路、柏油路,一路上各種品牌、牌照的轎車、越野車絡繹不絕,汽車已經成為農村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了,我們不禁自己調侃農村也要堵車了。
過年仍舊是要弄很多吃的,然而現在每頓飯雞鴨魚肉等肉類幾乎都沒有人怎么愛吃,反而是幾個青菜被大家吃個精光。隨著生活水平明顯提升,以前過年才能吃到的很多美食已經成為人們的家常菜了。以前過年弄很多吃的是因為平時真沒啥吃的,現在過年弄很多吃的那是因為“過年了”。
農村新風尚
在以往,一進入正月,許多村民便開始了“剛下酒桌,又上麻壇”的生活。而今年春節(jié)期間,熱衷于吃喝講排場的人少了。跳廣場舞、泡農家書屋的人多了。為了方便農民查閱資料,許多地方的農家書屋在節(jié)日期間也是全天候開放,過年新時尚、書屋充電忙也成為了許農民歡度佳節(jié)的一個特殊的習俗。
村容村貌也大變樣。村里通了公路、路邊都有垃圾桶、建了廣場、廣場上安裝了布告欄、布告欄上貼有五好家庭、模范夫妻等四德榜?,F在過春節(jié),賭博酗酒的少了,看書唱曲的多了;街頭巷尾的垃圾少了,搞衛(wèi)生講文明的居民多了;農村矛盾糾紛少了,鄰里間和睦歡樂的笑聲多了。
●本報記者 焦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