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苗
??? 學生時代,因為偏科,我照著自己的想法告別了校園生活,沒有參加高考。有些機會,是在人生節(jié)點上結出的瓜果,不能錯過,你要親自摘下品嘗,才知是甘甜還是苦澀,等過了考驗的時節(jié),便再無風景,這輩子都難以體會了。
??? 青春,發(fā)源于懵懂和好奇。沒體驗過的事情自然會覺得新鮮,而且有莫名的向往。不高考就沒有大學生活,象牙塔里的波光湖影,宿舍食堂邂逅流連的友情愛情,談不上在心里勾畫時有多美,沒經歷過也不會存太大憂傷。
??? 為了親身體嘗,當年我曾斗膽去姐姐就讀的大學蹲點了幾天,一起吃住一起外出。早起在公共盥洗間刷牙洗臉,各色毛巾臉盆牙膏洗面奶過眼匆忙,如看一出出琳瑯滿目的廣告節(jié)目,嘈嘈切切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不絕如縷,仿佛甘霖落地爽快淋漓。集體生活的好處是可以領略人之多樣性,找到與自身別樣的生活習氣,揚長避短;陋處在于沒有多少隱私特權,再孤傲清高與眾不同也要于共有環(huán)境之下被同化,不分彼此。
??? 大學校園風景獨好,青春之氣四處游弋,尤其是像我姐那樣學藝術的青年,更加具有另類趣味。他們遠游寫生,近玩世態(tài),學校所謂的規(guī)章制度均約束不了他們的言行。男生袒胸露乳美髯飄飄者,馬尾扎后木屐及地者,行走如風足音踢踏。若對面再走來一位布衫敞懷牛仔褲破洞掛零目光桀驁不馴的男孩,那目光也是要被吸引過去,直到回頭再轉身祈禱不要碰到電線桿才好。一幫美術系學子能整出什么好,為排遣寂寞,夜間的男女宿舍也要悄悄走動,避開樓下眼神犀利的看門老大媽絕非易事,但不代表辦法沒有。聚起來,不是茶缸里倒酒就是顏料上衣衫。
??? 過了幾天,淺嘗了所謂大學不過爾耳,我也就死心塌地回到單位,繼續(xù)拾起那早開的社會之花,試圖將它整出不一樣的芬芳來。相比大學集體生活的狂放與不羈,工作是家與單位兩點一線的固定模式,雖有歡聲笑語,畢竟像是被輸入了程序的機器,須準點準時規(guī)范運作。在與他們同樣的年紀,我卻做著截然相反的事情,就像一顆早熟的瓜被擺上餐桌,不知該悲還是該喜。
??? 我最初工作的地方機聲轟鳴,一批風華正茂的青年于日月交替之間換班,操作那些粗大笨重的機器。凌晨兩點站著打盹踉蹌那一刻,我夢到了菁菁校園里的鮮花蝴蝶,搓搓滿是繭花的雙手,來不及細咂摸那香甜,關機的鈴聲傳來,我快步跑向旋梯按下墻角的開關。此時月在中天,正圓正亮,我待在廊橋上癡望著它,心里有股說不出的寂寞。
???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里說,“我們經歷著生活中突然降臨的一切,毫無防備,就像演員進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價值呢?”是的,人生回眸處,山一程水一程。如果可以從頭再來,在工作和上學之間做一個選擇,我肯定會把高考作為一段場景,去經歷一回,不論結局如何。